新闻  |   论坛  |   博客  |   在线研讨会
窥一斑而知全豹,从五大厂商看MCU国产化的机遇和挑战
电子资料库 | 2022-10-25 20:53:58    阅读:921   发布文章

image.png


前言

近年来,MCU在各领域的应用大幅度增加。2021年全球MCU的总出货量仍旧增长12%,使去年全球MCU的交付量达到了309亿片的历史新高。根据IC Insights的预测显示,MCU总出货量在五年期间将以3.0%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,将在2026年达到358亿片。MCU总销售额预计将以6.7%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,并在2026年达到272亿美元。

image.png


图1:数据来源:IC Insight 图2:数据来源:HIS


根据HIS数据显示,在过去5年中国MCU行业的CAGR为7.2%,为同期全球增长率的4倍,2020年中国MCU市场规模达到了268亿元,预计2022年将达到320亿元。


从终端应用以及性能要求从低到高来分,MCU大致可以分为消费电子市场、工业自动化及物联网市场以及汽车电子市场。

image.png


图3:数据来源:IC Insight


从应用市场的需求结构来看,全球MCU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为汽车电子市场,占比达到了40%。近年来,汽车电子产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高,带动了MCU数量及性能的大幅提升,高端车规级MCU 的市场中瑞萨、恩智浦、英飞凌、德州仪器和微芯市占率高达95%,中国厂商还处于很大的劣势当中。目前,国内车规级MCU推进较快的厂商包括兆易创新、比亚迪半导体等,这个领域对厂商的技术水平和工艺积累要求很高,我们只有加倍努力才有可能在国际巨头的夹缝中发展壮大。


全球工控、通信、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占比分别为27%、10%、4%。工业自动化及物联网市场,被国外厂商如意法半导体、恩智浦、英飞凌等主导,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场份额达74.42%。国内厂商虽百花齐放,但占比较低,我们相信随着工业机器人及物联网产品的爆发式增长,国内厂商一定能够在这个领域闯出一片天。


目前来看,由于消费电子领域对技术要求不高,国内多个厂家已经进入到该市场,同时价格战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导致国外巨头们的陆续退出,这给我们国内厂家带来新的机会,相信经过一轮的大浪淘沙,一定会有一些国内优秀厂商脱颖而出。


2022 MCU国产化发展线上研讨会是以“MCU国产化进程加速”为主题的圆桌论坛,邀请到国民技术、苏州微五科技、深圳航顺等MCU厂商出席了大会,将对MCU发展新机遇、RISC-V打造MCU、32位国产化新趋势等做出非常详细的主题演讲。


国民技术: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源于国家“909”集成电路专项工程成立,2010年创业板上市,是中国安全芯片、通用MCU领军企业,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拥有国内首个企业独立安全芯片攻防技术实验室,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主营产品包括:安全芯片、通用MCU、可信计算芯片、智能卡芯片、非接读写芯片、蓝牙芯片、RCC创新产品等,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认证、电子****、电子证照、移动支付与移动安全等方面。


武汉芯源:于2018年8月28日成立,为上市公司武汉力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,专注芯片的设计、研发、销售及技术服务。它的研发团队结合市面上各品牌同类产品的实际应用需求,在对通用需求保持广泛兼容的同时,深入解决了多项技术痛点,使得武汉芯源的MCU产品CW32更易于做用户替换,在部分技术性能上形成对大多数MCU品牌厂商的超越。


合肥新定义电子有限公司:合肥市新定义电子有限公司是赛元MCU平台的线上品牌,专注于8bit和32bit MCU产品的芯片设计。作为国产MCU新势力,新定义提供永远现货来服务客户,让客户真正做到零库存,即用即取。


苏州微五科技有限公司:专注于开发基于RISC-V指令集的工业AIoT芯片,是一家Fabless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,研发的芯片广泛应用于物联网、工业控制、智能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,同时可提供自研芯片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

深圳航顺:航顺芯片2013年成立于深圳,实现“HK32MCU为核心,研发的32位MCU芯片,大大缓解了国产MCU产量严重不足的现象,目前航顺的MCU芯片主要向工业控制、医疗电子、仪器仪表、汽车电子、通讯控制以及物联网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供货。


随着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,全球数据流量持续增长,国产化浪潮持续不断。国内MCU厂商在物联网、汽车电子、工业设计等领域快速发展,流量增长推动着行业需求,技术迭代孕育了全新机遇,MCU行业以海外厂商市场占据较高的格局一定会迎来大大改观。

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

参与讨论
登录后参与讨论
推荐文章
最近访客